《岩浆作用与青藏高原形成》团队 · TibetZhu

本团队近年研究方向
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
(编号:42121002;期限:2022.01 - 2026.12
信息速递
文章附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团队2022年博士后出站答辩,将于6月28日(周二)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在线进行。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光临指导!

文章附图

2021年8月12日,为了迎接新加入团队的四名成员并部署野外工作,朱弟成教授课题组在逸夫楼808召开了线下会议,共21人参会(图1)。会议开始前,朱弟成教授首先了解和关注了各位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叮嘱大家注意配合社区和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然后对新加入团队的本科生赵宇轩、任连莲和李建洁等同学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在与同门师兄师姐互相认识后,朱老师为几位新生着重介绍了本团队的发展历史、研究方...

文章附图

       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陆汇聚与青藏高原隆升”求真研究群体朱弟成教授邀请,“岩浆成因与大陆地壳形成”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海外成员、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Roberto F. Weinberg 教授将进行线上学术报告。具体安排如下:报告题目:Magmatic Mushes: Their Importance for the Evolution of Granitic Rock...

文章附图

 2020年10月18-21日,第七届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朱弟成教授和5位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盛会(图1)。 朱弟成教授在“花岗岩成因与大陆地壳演化”专题作了题为“碰撞带大陆地壳形成”的邀请报告(...

文章附图

 因疫情影响,团队博士后出站和博士毕业答辩,2020年5月30日早8点如期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本次线上答辩,在线观看人数最多时达到52人,是一次特别有纪念意义的答辩。  今年共有2位博士后和4位博士研究生进行答辩。夏瑛博士和李世民博士的博...

文章附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团队2020年博士后出站和博士毕业答辩,将于5月30日(周六)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在线进行。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光临指导!论文题目藏东南早白垩世措美大火成岩省岩浆成分多样性的原因答辩人夏瑛博士后合作导师张寿庭 教授答...

文章附图

 2020年2月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大研究生一直居家学习配合社区和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为了解研究生居家学习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20年5月5日早9时,朱弟成课题组召开了研究生组会。课题组全体教师、研究生与本科生共24人通过钉钉...

文章附图

2019年12月9日到13日,美国地球物理学会2019年秋季会议在美国西部城市San Francisco(旧金山)...

文章附图

       2019年10月26-30日,第六届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朱弟成教授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第九专题“特提斯-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与成矿”专题,该专题召集人为朱弟成教授、胡修棉教授、陈凌研究员、...

文章附图

2019年10月21日,朱弟成教授课题组成员与澳大利亚合作者随Hutton花岗岩会议会后考察组一起,考察了北大别造...

文章附图

      2019年10月19日,在参加完第九届Hutton花岗岩会议后,朱弟成教授课题组成员和澳大利亚合作者Peter Cawood教授、Roberto教授,与其他参会人员一道,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永飞院士和赵子福教授团队的指导下,联...

文章附图

           2019年10月13日,朱弟成教授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Peter Cawood教授、Roberto Weinberg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出席第九届Hutton花岗岩主题学术会议。      “...

文章快讯

文章快讯

副标题

众所周知,大陆碰撞带形成于初期产生大陆弧岩浆作用的大洋俯冲和随后导致大陆弧岩石圈再造的大陆碰撞,记录了安山质到英安质平均成分大陆地壳的产生过程和导致大陆地壳生长与保存的关键动力学过程。一般认为,碰撞之前的大陆弧岩浆作用记录了俯冲洋壳的再循环、地幔楔加水熔融和新生镁铁质地壳的产生,而大陆碰撞导致了新生和古老地壳的再造、地壳升温熔融和成熟长英质大陆地壳的形成。但仍然不清楚的普适性科学问题是:大陆...
2024-01-10
淡色花岗岩以低于 5% 的暗色矿物(如黑云母)为特征,虽然规模小,但却广泛分布在一些重要的碰撞造山带,如欧洲的加里东与阿尔卑斯造山带、美洲的科迪勒拉造山带以及亚洲的喜马拉雅造山带。因其蕴含重要的构造与稀有金属成矿信息,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一般认为,淡色花岗岩的形成与区域伸展背景相关,但在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形成期间(46–6 Ma)却经历了多期挤压与伸展过程。因此,如何将淡色花岗岩成因(沉...
2024-03-01
埃达克岩最初被定义为起源于玄武质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具有特殊地球化学特征(如高Sr/Y、La/Yb比值和低Y、Yb含量)的中-酸性富钠岩浆岩。后来的研究表明,俯冲带岩浆弧增厚玄武质下地壳的高压部分熔融也可以形成富钠的埃达克岩。埃达克岩的富钠和高Sr/Y、La/Yb特征普遍被认为受控于玄武质岩石的高压部分熔融(≥1.5 GPa)。在碰撞后背景下,比如藏南渐新世-中新世时期,碰撞后花岗岩具有和富...
2022-04-14
磷灰石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乃至陨石中一种常见的副矿物,并且通常含有多种对物理化学条件极为敏感的元素,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中。厘定各种元素在磷灰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以及控制分配系数的因素,有利于进一步扩展磷灰石的地质应用研究。最近有学者提出磷灰石的MgO含量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关键成分(Nathwani et al.,2020, Geology, v. 48, p. 323-327)。这一...
2022-04-14
精确限定陆陆碰撞的时限和深入分析相关的深部过程(例如:板片回转、板片断离)是碰撞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何利用岩浆岩资料研究这些内容是学术界面临的难题。通常,陆-陆碰撞带的深部过程可通过研究岩浆岩成分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来揭示,但岩浆岩成分的变化主要是受控于不同岩浆源区的贡献,这些源区可以分为两类:新生的亏损源区(例如:软流圈和地幔楔)和古老的富集源区(例如:大陆地壳、俯冲沉积物和岩石圈地幔等)。...
2022-04-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青藏高原中南部
布达拉宫


土耳其东部
地中海
藏东三江地区
ABUIABACGAAgtsT47gUo14nOpQcw9AM4uAI
团队风采
2021年毕业典礼团队合影
2021年毕业典礼团队合影
2020年11月团队合影
2020年11月团队合影
2020年11月团队合影
2020年11月团队合影
2019年朱弟成教授和111会议成员在西藏进行野外考察
2019年朱弟成教授课题组毕业生及团队成员合影
2019年朱弟成教授课题组毕业生及团队成员合影
2018年朱弟成团队成员在西藏桑耶寺门前
2018年朱弟成团队成员在泽当蛇绿岩前合影
2018年朱弟成团队成员在西藏
2019年夏季某次组会合影
2019年朱弟成老师和团队成员打羽毛球
邮箱: tibetzhu@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逸夫楼